章里集乡

    9多云
    • 风力:南风<3级
    • 相对湿度:66%
    • 紫外线强度:
    • 气压:1015 kPa
    • 降雨概率:0%
    • 能见度:15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30 18:00
    • 今天白天多云
      最高温度:20℃
    • 今天夜间多云
      最低温度:9℃

    临漳章里集乡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临漳章里集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临漳15天天气>>
    • 星期日6月30日多云9℃ ~ 20
    • 星期一7月1日多云8℃ ~ 19
    • 星期二7月2日多云9℃ ~ 17
    • 星期三7月3日多云8℃ ~ 16
    • 星期四7月4日8℃ ~ 19
    • 星期五7月5日4℃ ~ 21
    • 星期六7月6日4℃ ~ 20

    临漳章里集乡15天、30天天气预报

    临漳30天天气>>

      邯郸市临漳县章里集乡天气、简介

      章里集乡地图

      章里集乡今天白天多云,最高气温20℃南风;夜间多云,最低气温9℃北风;

      章里集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张里,后演变成漳里村,因位于漳河故道里边而得名。后发展成为集市,清乾隆年为章里集。村名沿用至今。因村中立有旗杆,故又称“旗杆章”。集里集于1961年分成三个自然村:即章里集、中章、后章。

      章里集乡

      (辖15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

      章里集、中章、后章:

      章里集现有耕地5934亩,农业人口5811人。

      中章现有耕地1220亩,农业人口989人。

      后章现有耕地3867亩,农业人口2722人。

      章里集为1945年11月“邯郸战役”的主要战场。在“旗杆章”战斗中,解放军生俘国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

      -所有行政村历史

      大章

      此村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为大张。后发展成为集市,明正德年以来皆为大章集。今为大章。大章现有耕地2288亩,农业人口1660人。

      堤上

      据查,明弘治年间,知县景芳在此筑堤,后人颂为“景公堤”。当时堤北有村被水冲垮,居民搬迁堤上,故名堤上。村名沿用至今。堤上现有耕地4412亩,农业人口3002人。

      王崔庄

      明初,王姓从-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后又有崔姓迁入。1982年3月2日改名为王崔庄。王崔庄现有耕地873亩,农业人口699人。

      郜庄

      明初,郜姓从-迁此定居,取名郜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郜家庄,后简化为郜庄。村名沿用至今。郜庄现有耕地3047亩,农业人口1972人。

      常庄

      明初,常姓从-迁此定居,取名常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常家庄,后简化为常庄。村名沿用至今。常庄现有耕地585亩,农业人口416人。

      北东坊

      据传,宋真宗年间,宋辽交战,北国萧银宗曾在此地建过军帐房,因位于南帐房北,故名北帐房。后演变为北东坊。北东坊现有耕地5578亩,农业人口4809人。

      北柴屯

      据查,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屯积木柴供邺城使用,因位于南柴屯之北,故名北柴屯。明正德元年《临漳县志》记载为北柴屯。村名沿用至今。北柴屯现分三个行政村:

      东屯现有耕地3643亩,农业人口2044人。

      中屯现有耕地2991亩,农业人口1593人。

      西屯现有耕地2921亩,农业人口1558人。

      冢上

      冢上在北宋叫南柴屯。因该村地势低洼,村民迁至村南一个土冢高地上居住,故改名冢上。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冢上村。村名沿用至今。冢上现有耕地1677亩,农业人口840人。

      黄辛庄

      据查,宋代黄姓在此建立新庄,取名黄家新庄。明正德年为辛庄屯。清乾隆年为黄家新庄。后演变为黄辛庄。黄辛庄现有耕地6937亩,农业人口4871人。

      萧城寨

      萧城寨历史悠久。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内村。因宋辽交战,北国萧太后在此安营扎寨。故名萧城寨。后发展成集市,明正德年为萧城寨集。清乾隆年至今为萧城寨。东城寨现有耕地2846亩,农业人口25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