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臾镇

    21多云
    • 风力:南风<3级
    • 相对湿度:72%
    • 紫外线强度:
    • 气压:1012 kPa
    • 降雨概率:0%
    • 能见度:13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28 11:30
    • 今天白天多云
      最高温度:21℃
    • 今天夜间多云
      最低温度:10℃

    磁县高臾镇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磁县高臾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磁县15天天气>>
    • 星期五6月28日多云10℃ ~ 21
    • 星期六6月29日多云10℃ ~ 18
    • 星期日6月30日多云10℃ ~ 18
    • 星期一7月1日8℃ ~ 17
    • 星期二7月2日多云10℃ ~ 19
    • 星期三7月3日6℃ ~ 21
    • 星期四7月4日5℃ ~ 20

    磁县高臾镇15天、30天天气预报

    磁县30天天气>>

      邯郸市磁县高臾镇天气、简介

      高臾镇地图

      高臾镇今天白天多云,最高气温21℃南风;夜间多云,最低气温10℃北风;

      高臾镇面积50.75平方千米,人口4.07万。辖18个村委会:高臾一街、高臾二街、高臾三街、高臾四街、高臾五街、高臾六街、西玉曹、东玉曹、甘草营、十里铺、柳儿营、南西、白塔、阿庄、赵庄、兴善、中马头南街、中马头北街。高臾位于磁县东北部,镇人民0驻地高臾,在县人民0驻地东偏北7.6公里。1953年6月始置高臾乡,因驻地得名。

      河北省磁县高臾镇:高臾原名膏腴,意思是土地肥沃,风水好的地方。又传在磁县西部向东看去,只能见到此村,地势较高,战国时期建村,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古老相传,村名以前还叫上马头,村北有中马头,大马头,因滏阳河从村中穿过,运输业繁荣,由磁州窑运往各地的瓷器,由此码头中转,起重要作用,本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盛产大米,莲藕。曾作为贡品进宫,久负成名.镇0驻高臾村

      -【人口种族】

      7494户,35148人,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

      含9个自然村,辖15个村民委员会。

      -【工业农业】

      2005年粮食总产1.8万吨。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谷子、甘薯、花生、大豆、西瓜等。

      乡镇企业有水泥厂、水泥制品厂、塑料厂、面粉厂、陶瓷厂。

      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形成四大产业基地:东部万亩林果基地,南部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北部万亩水稻、莲藕基地,中部千亩洼水养殖基地。

      -【历史地理】

      历史:

      位于磁县东北部,镇人民0驻地高臾,在县人民0驻地东偏北7.6公里。

      1953年6月始置高臾乡,因驻地得名。

      1958年8月并入中马头公社。

      1959年12月中马头公社改为高臾公社。

      1984年4月改称高臾乡,同年5月改称高臾镇。

      1996年1月,将白塔乡并入。

      地理:

      东与成安县长巷乡相连;

      东南与临漳县章里集乡毗邻;

      西与光禄镇接壤;

      南与磁州镇交界;

      北与辛庄营乡、邯山区马头镇相连。

      总面积50.75平方公里。

      地处低洼平原、冲积扇平原,海拔在60~90米之间,地下水位4~6米。

      土壤为沼泽潮土、潮土,东部有部分固定风沙土。

      滏阳河、丰收渠从境内流过。总耕地5.16万亩,水浇地3.56万亩。

      镇办初中2所,小学13所。镇卫生院1处,个体诊所20个。

      白塔至西光禄公路与开河至李庄公路从境内通过。

      -【名胜古迹】

      高臾奶奶庙.

      高臾奶奶庙位于县城北7公里的高臾镇。俗称“平顶山”,是原磁州的官方奶奶庙,由磁县、临漳、成安三县共建。

      该庙占地面积十余亩,山门后并列为三大院落,中院为玉皇殿、五圣阁,东院为三皇殿、佛祖殿,西院为碧霞宫、0殿等。

      该庙历史悠久,民间信仰浓厚,建筑规模宏大,为磁县的道教圣地。

      -【高臾学区】

      高臾学区,位于磁县东北部,下辖16所学校,其中2所初中,14所小学,在校学生4628名,教职工189人。还设有乡成人学校1所,村成人学校18所。

      从建国初到1955年,辖区各村(阿庄除外)成立了小学。1957年中马头人民公社成立。甘草营、十里埔、白塔、兴善、柳儿营等8个村设立了高小班。1959年,中马头公社改为高臾人民公社。高臾一至六街和阿庄成立联校。这一时期,学区设校长1人,负责教育管理工作。“文革”期间,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83年公社改为镇0。当时教育机构名为镇文教,设校长、教导主任、会计各1名。1996年,县机构改革合并乡镇,高臾镇与白塔乡合并,镇文教改为高臾镇学区。设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会计等职,负责学区的各项工作。

      近几年来,高臾镇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不少村盖了教学楼,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就读。镇内建了两所中学,占地面积和各项设施均达到标准化要求。特别是白塔中学在管理上独具特色,教学成绩显著,成为当地学生向往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