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农场

    7雨夹雪
    • 风力:西北风4-5级转3-4级
    • 相对湿度:78%
    • 紫外线强度:
    • 气压:991 kPa
    • 降雨概率:1%
    • 能见度:30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28 18:00
    • 今天白天雨夹雪
      最高温度:7℃
    • 今天夜间多云
      最低温度:-7℃

    嫩江尖山农场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嫩江尖山农场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嫩江15天天气>>
    • 星期五6月28日雨夹雪-7℃ ~ 7
    • 星期六6月29日多云-8℃ ~ 7
    • 星期日6月30日-6℃ ~ 9
    • 星期一7月1日-5℃ ~ 9
    • 星期二7月2日小雨-2℃ ~ 8
    • 星期三7月3日小雨-1℃ ~ 9
    • 星期四7月4日多云-4℃ ~ 7

    嫩江尖山农场15天、30天天气预报

    嫩江30天天气>>

      黑河市嫩江县尖山农场天气、简介

      尖山农场地图

      尖山农场今天白天雨夹雪,最高气温7℃西北风;夜间雨夹雪,最低气温-7℃西北风;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九三农场管理局。位于嫩江县境南部,场部距嫩江县城35公里。尖山农场,因场区内有一座呈尖形的死火山(吐莫葛山)得名。原为八一五农场第三作业区,建于1949年。1953年与伊拉哈农场的一、六分场合并,成立九三荣军农场九三分场。1958年于吐莫葛山附近建立尖山分场,翌年并人九三分场。1962年3月,九三农场下属各分场独立,将九三分场更名为“尖山农场”。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都位于国家优势农作物产业带规划的优势产业区之内。黑土层厚度一般在30-60cm,有机质含量5-6%。全场32万亩耕 尖山农场地年生产优质强筋小麦3万吨以上、高油高蛋白大豆2万吨以上、优质杂粮1万吨,均为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

      现代化装备

      农场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万千瓦,动力机械主要以160马力以上大型胶轮拖拉机为主,收获机主要以1075型号收获机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每年除完成本场32万亩耕地耕作任务外,还能组织农机跨区作业30万亩。

      民营经济

      农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以奶牛、肉牛、猪、羊、鹿、禽为主业的养殖业,以药材、杂粮等各种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已经达到批量生产的规模。农场拥有工商运建服企业14家,全部转换为民有民营和股份经营。该场的种子公司、机械厂、种衣剂厂等5家企业,资产均超过500万元,是垦区内外的知名企业。种衣剂、大豆精选机等产品畅销垦区内外,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协调发展,日益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发展局面。

      社会建设

      农场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拥有“两基”达标的现代化的中小学校两所,均为垦区示范化标准学校。拥有设备齐全,技术精良的职工医院一座,能够满足职工小病不出场的愿望。农场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近几年农场投入和拉动社会资金1.2亿元建设了10万平方米综合住宅楼,有近半的职工喜迁楼居。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健身广场、步行街等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小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壮有所为。

      -

      耕地与人口

      第四十九团。1975年将四十八团并人四十九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改称尖山农场,隶属九三农场管理局。尖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的丘陵漫岗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全场土地面积6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甜菜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4.9万吨。累计造林4.1万亩,基本实现了大地林网化。1992年农业总产值5430万元。场办工业有机修厂、粮油加工厂、制砖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4万人,场部所在地尖山镇聚居人口4782人,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

      -

      农场历史

      尖山农场始建于1949年,经过58年的开发与建设,经过几代垦荒人的耕耘和付出,勤劳智慧的尖山人已经把一片野兽出没、杳无人烟的亘古荒原改造成了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农场辖区面积60万亩,其中耕地32万亩,总人口14000人。农场下设10个管理区,年生产粮豆7万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亿元,人均年收入9200元,连续三年进入垦区各农场综合排名前十强,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场。-

      -

      地理位置

      尖山农场位于东经125°19′53″至125°47′15″,北纬48°46′55″到49°1′18″之间,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前延伸的丘陵地带,属嫩江县和讷河两县境内,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

      农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19米高的休眠火山――吐莫葛山而得名, 吐莫葛在当地蒙语中是“火山喷发”的意思。现该火山仍然屹立,内含丰富的火山灰和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

      -

      自然资源

      农场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达11万亩,草原面积6万亩,水面2000亩。农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坚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已经建设成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场内没有制造污染的工业企业,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以植树造林为载体,在全场实施了“绿满尖山、共建家园”生态富民工程,场在林中的生态格局已初步形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