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西街道

    --
    • 风力:-
    • 相对湿度:-
    • 紫外线强度:-
    • 气压:- kPa
    • 降雨概率:-%
    • 能见度:-(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30 18:00
    • 今天白天-
      最高温度:-℃
    • 今天夜间-
      最低温度:-℃

    清河长西街道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清河长西街道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清河15天天气>>

    清河长西街道15天、30天天气预报

    清河30天天气>>

    淮安市清河区长西街道天气、简介

    长西街道地图

    长西街道今天白天,最高气温℃;夜间,最低气温℃;

    长西街道位于淮安市城区中心。辖区东起淮海北路,西至北京北路,南临里运河,北到淮海西路,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13669户、3.66万人(约2007年)。辖人民路、上海路、长西、引河、河堤路5个社区。宁徐公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路从境内通过。景点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童年读书处旧址,石塔湖公园等。1952年属清江市城北管区,1958年改清江市城北公社,1984年设清河区长西街道。1997年,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7.1万人,辖人民路、上海路、长西、引河、河堤路、城西、北京路7个居委会。2003年,辖人民路、上海路、长西、引河、河堤路5个居委会。长西街道,东至淮海北路、西至北京路、南至里运河、北至淮海路,下辖河堤社区、引河社区、上海路社区、长西社区、人民路社区,总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约3.66万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践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长西”的工作主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民生作为第一天职、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党建作为第一工程,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重点,创亮点,攻难点,化焦点,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集民政计生、劳动保障、城管综治、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省级示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形成了街道、社区、居住区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辖区居民不出社区便可以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经济发展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践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长西”的工作主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民生作

    为第一天职、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党建作为第一工程,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重点,创亮点,攻难点,化焦点,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展招商引资。2006年,街道成立招商局,加大招商力度。相继引进英皇国际娱乐会所、华泰医药有限公司、玉米人餐厅、跃进路农贸市场等规模项目,引资额7000万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2007年,引进新青年商务会所、缤纷年代、锦绣国际装饰城2期、震丰园大酒店等四个规模项目,引资额近亿元。 发展税源经济。按照“紧盯现有大税源、挖掘新增税源、培植新税源”的思路,促进区下划长西的543户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每年开展税源普查,加强税收征管。2006年和2007年街道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139万元,1759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07.3%。积极推进协护税工作。2007年9月底,在全区街道中取得了唯一的国税代征资格,2006年和2007年协护税分别达到116万元、134.25万元。

    -街道环境

    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委-丁解民挂钩长西街道,经常深入长西街道各社区指导创卫工作。街道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以5个社区为单位、辖区单位参加。对淮机总厂生活院、齿轮厂生活院、轮船公司生活院、中

    淮56号、58号等36个生活院进行了集中整治,共协调、投入资金562万元,改造生活院17个、整治生活院19个,共清运积存垃圾近315吨,拆除乱搭建245处,修建巷道47条,补种绿化5647平方,增设垃圾桶155个,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近千处,经市生活大院整治办、区四城办验收,全部达标。粉刷辖区内巷道墙壁,面积19630平方米。对86户不合格的“五小”行业进行摘牌、关门、停业整顿。2006年,兴建跃进路临时农贸市场,由河堤路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5个社区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在社区、居民、辖区单位、挂钩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部创建成为卫生社区。 落实城市长效管理。2007年8月,市、区两级将部分城市管理权利和责任下放到街办以后,长西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城市综合长效管理组织网络,下发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细则、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方案和城管工作规范等八项制度;城管中队实行分组划片、定人定岗的责任机制,和早6:00到晚10:00的值班巡查机制,实施城市长效管理,巩固了创卫成果。

    -社区发展

    加强社区居委会硬件建设。河堤路社区、上海路社区、人民路社区、引河社区等4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其中河堤路社区、上海路社区、人民路社区超过400平方米。统一配备了投影仪、计算机、数

    码相机、彩电、VCD等设备,提高了社区的装备水平。社区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建成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社区教育基地、8个文化娱乐设施、4个市民健身广场。河堤路社区、上海路社区、人民路社区建有棋牌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对社区居民开放,满足了广大居民的需求。5个社区建有慈善超市,服务-和困难家庭。5个居委会都达到示范居委会标准。2006年在全市率先建成省级示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集民政计生、劳动保障、城管综治、便民服务等服务于一体,分解为具体的8大类31个服务项目,设立服务窗口,定人定责,挂牌上岗,使辖区居民来街道社区办事,享受全程服务,日常事务一次性办结。5个社区居委会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各新建小区、居民聚集区建有便民服务点,初步形成了街道——社区——居住区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基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