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集乡

    12
    • 风力:东风<3级转3-4级
    • 相对湿度:92%
    • 紫外线强度:中等
    • 气压:1020 kPa
    • 降雨概率:0%
    • 能见度:5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7-02 18:00
    • 今天白天小雨
      最高温度:14℃
    • 今天夜间
      最低温度:12℃

    蒙城罗集乡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蒙城罗集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蒙城15天天气>>
    • 星期二7月2日12℃ ~ 14
    • 星期三7月3日12℃ ~ 21
    • 星期四7月4日12℃ ~ 18
    • 星期五7月5日9℃ ~ 19
    • 星期六7月6日9℃ ~ 19
    • 星期日7月7日9℃ ~ 21
    • 星期一7月8日5℃ ~ 21

    蒙城罗集乡15天、30天天气预报

    蒙城30天天气>>

      亳州市蒙城县罗集乡天气、简介

      罗集乡地图

      罗集乡今天白天小雨,最高气温14℃东风;夜间小雨,最低气温12℃东北风;

      一、基本情况

      罗集乡地处蒙城东南,东与怀远县、南与淮南市接壤,西与本县常兴镇,楚村镇毗邻。本乡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860亩,22个行政村,202个自然庄,266个村民组,1万多户农民,总人口43019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702万元,创造一产增加值9118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5836万元,林业增加值356万元,畜牧业增加值2710万元,渔业增加值2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0万元,黄牛存栏17600头,出栏18000头、羊存栏37000只、出栏50000只、生猪存栏31000头,出栏27000头。家禽存栏13万只,出栏28万只。2002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7800人,分布在全国各地。

      二、政治稳定

      全乡政治稳定。党政班子团结。38个党支部,796名党员、乡、村两级班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开展工作。以制度约束人、行为规范人、机制激励人,全乡上下形成人心思富、人心思进的良好风气。乡党委以“六好”目 标为宗旨,坚持政务公开,人事干部任免、建立农村党支部等级目标管理考核制。形成政务公开、文明创建、中心组学习、发展党员、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党委议事等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三、经济繁荣

      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罗集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依托,狠抓棉花、花生、蔬菜生产,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农业产值年年翻番。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702万元,创造一产增加值9118万,其中农业增加值5836万元,林业增加值356万元,畜牧业增加值2710万元,渔业增加值21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村两级共同努力下,科学发展农业,大胆引进企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全乡经济势头强劲。

      四、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罗集由来已久,得名说者不一。相传多年前罗成坐骑从此而过,在此一游。虽逗留短暂,却与这里居民打得火热,罗成这一鼎名人物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妇孺皆知。罗成拴马桩形迹尤存,罗集也因此得名。

      又传,300多年前,现在的罗集乡政府所在地、日益繁荣的罗集集贸市场,当时还是一片废闲地。后有一靠小经营善谋生计的罗姓人家,到此做买卖?赚钱养家糊口,后生意越做越好,聚人越来越多、继而由小摊点,逐步形成小市场,发展到现在的大集市,罗集得名也有此一说。

      罗集虽无名胜古迹,但有浓郁的风土民情,动听的美好传说。最有史考价值的,要数“庙”字了。不知从啥时候起,二郎村的“奶奶庙”,就成为人们奉贤纳祥、拜神敬祖的圣地。往年正月十五晚上,从方圆数十里外赶来求福安者,抬着酒肉,带着佛香,燃放着烟花爆竹,到“奶奶庙”拜神赐福,保佑平安。近年来,从正月初六到十五,“奶奶庙”更是热闹非凡了。高兴的人们各自选择吉祥的日子,在唢呐喜庆的欢声笑语中,烘托着眉开颜笑的乡邻,共同谱写祈愿安乐,丰收喜庆的乐章。

      更为脍灸人口的那是“齐王庙”姜子牙钓鱼台的传说。相传姜子牙一日顺芡河下游,游经陈庙便顺一沟叉南去,乐在肥沃的草水中垂钓,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人们得知姜公到此,为之一惊,后为纪念。群众自发集结,投劳出工,在姜子牙曾垂钓之处。抬土围井筑台。台高5米有余,建房8间,取名“齐王庙”,曾为学校办班之用,15年前,因房屋破旧不堪,房屋拆除,学校搬迁,新建砖房3间,井落其中。有传井中曾有一只白鸭经常出没,引来不少人为之好奇。

      以前罗集有关利用“庙”字名地名的之多,如“三老庙”,“二老庙”、“地王庙”……,现在行政村带“庙”字的也不少,如陈庙、齐庙、曹庙、薛庙、牛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