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斯蒙古族乡

    -3
    • 风力:西北风<3级
    • 相对湿度:87%
    • 紫外线强度:
    • 气压:1007 kPa
    • 降雨概率:1%
    • 能见度:7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30 18:00
    • 今天白天小雨
      最高温度:15℃
    • 今天夜间
      最低温度:-3℃

    双辽那木斯蒙古族乡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双辽那木斯蒙古族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双辽15天天气>>
    • 星期日6月30日-3℃ ~ 15
    • 星期一7月1日-5℃ ~ 11
    • 星期二7月2日-4℃ ~ 11
    • 星期三7月3日多云5℃ ~ 13
    • 星期四7月4日多云4℃ ~ 14
    • 星期五7月5日多云0℃ ~ 12
    • 星期六7月6日0℃ ~ 10

    双辽那木斯蒙古族乡15天、30天天气预报

    双辽30天天气>>

      四平市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天气、简介

      那木斯蒙古族乡地图

      那木斯蒙古族乡今天白天小雨,最高气温15℃西北风;夜间小雨,最低气温-3℃西北风;

      那木斯蒙古族乡是四平市唯一的蒙古族乡,位于双辽市西南部,环处市区近郊,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西8公里。全乡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85公顷,草原面积430公顷,森林面积5988公顷,总户数5391户,人口2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3388人,占总人口的16.8%。

      历史沿革:

      那木斯——蒙古语,汉语意为“口子”、“要塞”。因为那木斯村东有座山,名敖宝山,山南有条东西向公路,清代时是从郑家屯通往博王府吉乐戈郎的唯一通道,地处要塞,故此得名。

      本乡明代为蒙古科乐沁部属地,清初分属科乐沁六旗之中的左翼中、后旗,当时人烟稀少蔓草荒原,从道光元年(1821年)开始,蒙王派差役管理草原定居放牧,放荒垦地,村落逐渐形成。

      1913年,国体变更,辽源州改为辽源县,本乡东部七村属一区郑家屯;西三村属博多勒葛台王旗。

      1940年,双辽县建治,东七村属双辽县城关区,西三村归科左后旗所辖;1949年,西三村划归双辽县二区张家;1956年3月——1958年9月,撤区建乡,南四村为建设乡,北三村为前进乡,西三村为那木斯乡。

      1963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三村成立那木斯蒙古族乡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那木斯蒙古族乡。

      2000年5月,原那建设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合并,仍称那木斯蒙古族乡。

      风俗民情:

      蒙古”,原是蒙古族许多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从此蒙古民族便以他这个部落定名,蒙古语言司阿乐泰语系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支,文字为拼音文字系统,信仰-教,传统的盛会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古语,汉语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大会在夏季或秋季祭敖包时进行。“敖包”蒙语,汉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原是道路和境界标志,后成祭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地方。解放前专管敖包的组织。解放后,那木慕大会逐渐演变成群众必文体、商贸的盛会。1974年9月,本乡举办了首届那达慕大会,1993年9月举办了第二届那达慕大会暨建乡三十周年庆祝大会。2003年9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那达慕大会暨建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安代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执一巾,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边歌边舞,动作朴实、奔放,节奏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