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坝乡

    16小雨
    • 风力:东风<3级
    • 相对湿度:87%
    • 紫外线强度:中等
    • 气压:982 kPa
    • 降雨概率:9%
    • 能见度:9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30 18:00
    • 今天白天小雨
      最高温度:19℃
    • 今天夜间小雨
      最低温度:16℃

    云阳毛坝乡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云阳毛坝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云阳15天天气>>
    • 星期日6月30日小雨16℃ ~ 19
    • 星期一7月1日16℃ ~ 18
    • 星期二7月2日16℃ ~ 17
    • 星期三7月3日多云16℃ ~ 18
    • 星期四7月4日14℃ ~ 22
    • 星期五7月5日13℃ ~ 24
    • 星期六7月6日12℃ ~ 25

    云阳毛坝乡15天、30天天气预报

    云阳30天天气>>

      重庆市云阳县毛坝乡天气、简介

      毛坝乡今天白天小雨,最高气温19℃东风;夜间小雨,最低气温16℃东风;

      一、基本情况

      毛坝乡由原来的新建、毛坝两乡合并而成,地垮汤溪河两岸。位于县境北部,长江北岸。西邻水口乡,北与云安、南溪、塔棚接壤,东与硐村、栖霞相连。全乡辖15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099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白水村2组(黄桷树新集镇)。

      全乡幅员面积57.95平方千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岭谷之间高差悬殊,是典型的三峡山区地貌。最低海拔135.4米,最高海拔高程1231.12米。现有耕地9070.76亩,其中水田5850.03 亩,旱地1875.15亩,林地面积25813.63亩;人均耕地0.45亩,分布是沿汤溪河边少,中山稍多。

      (一) 自然地理

      全乡地形主要为背斜低山地貌,主要属石灰岩层地构,土层渗水性强;土壤以暗紫色泥、冷沙黄泥水稻土为主。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无霜期长(平均300天左右),温湿适度、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水热充足;汤溪河流经辖区6公里;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为1650小时,年降雨量1150㎜左右。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署类、毛猪、山羊、鸡、鸭、鹅等小家禽。经济作物主要有雪梨、西瓜、枇杷、柑桔、蚕桑、莲藕等。

      (二) 经济总貌

      1、 农业种植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移民、对口帮扶、生态建设、地灾治理”的良好机遇,通过“治水、兴林、修路、建园”和国家大量治理小流域及退耕还林草投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利用8300亩退耕还林耕地,在渝巴路沿线的三湾、坪阳、白水、鄢家等村规划引进优质枇杷、牧草间种,3854亩的“绿色经济走廊”已初具规模;在柏青、厚鹿等高山地段引进板粟、核桃2万株形成干果带;在铜鼓、古松两村不放松品牌西瓜改良、在鄢家、铜鼓、李家较高地段扩大雪梨种植面积形成优质水果带;在毛坝、双星、古松、三湾等村的低山水田地段间种水稻、莲藕形成蔬菜带;围绕渝巴双白段建设的15公里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圈已初具规模,以枇杷为龙头和小家禽产业链带动的结构调整正逐步趋向规模化、档次化;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粮猪型”经济。

      2、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穷则思变,面对落后的农业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与国家对口帮扶及西部大开发机遇,我们在国家水利部和市县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水利水保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成效凸显:一是完成了“2211”工程,即:整治两大水库(新建村小二型水库、坪阳村水库、增水近十万方);修建两处自来水工程(乡集镇、铜鼓村各建供水池1口,分别蓄水300立方米,分别安装水管2600米、2500米,共解决5584人吃自来水);修建人饮池100口(山坪塘技改30口,建人饮池70处,主要分布在坪阳、三湾、双星、毛坝、白水、新建、大华、等村,其中尤其突出的坪阳村山坪塘技改15口,建人饮池30口);兴修渠堰1万米(新建村2500米,坪阳村1500米,毛坝村2800米,古松村1900米,零修建1000余米),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人饮专用资金130万元,群体投工投劳折资350万元,基本解决了我乡最严重缺水地段的水源问题;二是主要实施了“171”水保工程,即:改土1000亩(毛坝600亩,坪阳250亩,白水150亩),荒山绿化7000亩,退耕还林还(草)1万亩(栽松柏杉200万株,干果1500亩,优质枇杷和雪梨3500亩,种优质牧草2000亩),总投入达800余万元,国家和群众投入各半,其中水保投入150余万元,大大加强了农业生产后劲,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3、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我们紧紧盯住移民迁建大市场,全方位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宽“依托东风求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新集镇的幅射作用,用更加优惠和宽松的环境,引凤筑槽,借鸡下蛋促发展,引来塑料编织袋厂、环保设备厂、宝塔电杆厂、摩配厂、PPR管道厂、上海铁瓦厂先后落户我乡投入生产;全乡有预制厂32家,采石场5家,以预制构件产品为龙头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其产品占全县建筑预制板材总量的70%以上。

      4、小集镇建设与移民、扶贫相结合,相得溢彰

      针对我乡小集镇地域偏小的实际,我们采用多条脚走路的办法,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用好用活移民、扶贫政策,内引外联,共同开发“秀珍型”新集镇。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200万元,完成毛坝乡白水综合码头的立项、论证和决策工作;二是用足高山移民扶贫优惠政策,一方面,我们顺利完成45户204人的外迁对接移民的同时,另一方面鼓励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山贫困户和三峡库淹后剩余移民到新场镇搞综合开发,采用农民自建与业主开发相结合建房,大大推动了新集镇发展速度,集镇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完成绿化交通广场场坪和周边商住楼及附属设施建设,新增建房户138户,新增城区人口283人。已有城区人口1000人。已有28户个体工商户开张营业。

      5、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

      1986年以前全乡仅有公路4公里,电话仅有1部,几个组通电话。通过1988年以来的扶贫综合开发,到2004年末,我乡已兴修乡公路64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70 %的组通公路,水陆交通比较便利,渝巴二级路横贯境内6个村;安装程控电话1365部;移动、联通、小灵通通讯信号良好;完成全乡电网高低压改造,电压稳定,实现了全乡同网同价。

      6、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界为本,党委政府坚持党管教育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千方百计筹资发展教育事业,积极稳妥地巩固扶贫和普九成果,全乡有中心校两所,基点校7所,先后投资88万元,改善两所中心小学教学条件,修建教师宿舍楼、教学楼2135平方米,栽种花草绿化校园环境。安装电脑50余台,实现了先进的电脑教学,新增教育投资20余万元,增添教学设备设施。完成云安一校的移交,拓展了教学范围,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投入43万元,改造两所敬老院,增添了设备设施,敬老院和老年人福利事业空前发展;中心卫生院两所,90%的村能收看到有线加密电视,移动通讯覆盖全乡。广播事业由原来的广播站发展为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普及了加密有线电视,开通有线电视用户1386户。

      7、财贸财政

      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196万元,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5.9元,粮食产量达到8164吨。

      8、名胜名人

      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鸡冠石、四洞桥飞泉瀑布、汉王台遗址有待开发。

      毛坝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先后有徐培华在海南三亚任海军某部舰队司令员、覃吉祥(团级干部)在乐山市疗养院任院长都出生在毛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