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潭镇

    27多云
    • 风力:南风<3级
    • 相对湿度:78%
    • 紫外线强度:很强
    • 气压:884 kPa
    • 降雨概率:6%
    • 能见度:8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30 18:00
    • 今天白天多云
      最高温度:27℃
    • 今天夜间多云
      最低温度:16℃

    开远小龙潭镇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开远小龙潭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开远15天天气>>
    • 星期日6月30日多云16℃ ~ 27
    • 星期一7月1日小雨16℃ ~ 25
    • 星期二7月2日小雨16℃ ~ 24
    • 星期三7月3日多云16℃ ~ 23
    • 星期四7月4日小雨14℃ ~ 24
    • 星期五7月5日多云12℃ ~ 23
    • 星期六7月6日多云11℃ ~ 24

    开远小龙潭镇15天、30天天气预报

    开远30天天气>>

      红河州开远市小龙潭镇天气、简介

      小龙潭镇地图

      小龙潭镇今天白天多云,最高气温27℃南风;夜间多云,最低气温16℃南风;

      龙潭镇地处云南省红河开远市西北部,是开远市的一个交通、电力、煤炭能源重镇。西北部,同建水县岔科镇相邻,东北部与弥勒县巡检司镇、朋普镇接壤,东部接开远市乐百道办事处,南与开远市灵泉办事处相依。总面积179.44平方公里,占开远市总幅员面积的9.06%,总面积居开远市八乡(处)中的第五位。全处辖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46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小龙潭境内煤碳储量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小龙潭镇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435.96万元。2006年,全镇共有农户4289户。

      小龙潭境内煤炭储量丰富,有探明煤炭储量10.93亿吨的云南省最大的露天煤矿,有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小龙潭坑口火力发电厂,是云南省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

      -

      农村经济

      小龙潭镇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435.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4257.22万元,占总收入的21.9%,种植业收入2470.26万元,占总收入的12.7%,畜牧业收入1699.63万元,渔业收入65.03万元,林业收入19.5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677.93万元,占总收入的24.1%;第三产业收入10500.81万元,占总收入的54%;其他收入19.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2995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

      -

      人口卫生

      2006年,全镇共有农户4289户,农村总人口15073人,其中男性7274人,女性7799人,农村劳动力10284人。

      该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院占地面积2.9亩,有医务人员15人,开设门诊室、X光室、化验室、妇产科、药房等8个科室6个部门。有乡村医生25人,2007年新建村级卫生所6所。 -

      -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2月,小龙潭镇共有14所小学,在校学生2100人。1所中学,在校生752人。办事处党政领导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每年给中学和小学各6万元奖励资金,用于为成绩好的学生发放了奖学金及为教师增加教龄补贴,以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留住教师和优秀学生,为小龙潭地区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

      人文地理

      腊玛古猿化石

      1956年2月,小龙潭煤矿采煤时,在老马寨与河头两村北面下端,发现煤层上部有晚中新世(距今1500万年前)的腊玛玛古猿下齿化石5枚。1957年又在煤层上部发现西瓦古猿下齿化石5枚。1980年又发现腊玛古猿臼齿化石3枚。1982年再次发现带有12枚牙齿的腊古猿上颌骨化石。

      这些化石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博物馆。

      在布沼煤坑发现腊玛古猿化石的同时,还发现一些远古动物的化石,有庆义轭齿象化石、嵌齿象化石、四棱象化石、古 化石,有河狸、小河猪、利齿猪、鹿、巨额嵌齿象、河马、野牛等10多种与古猿同期生存的热带森林湖沼哺乳类动物化石。

      这些古动物化石,一部分现存开远市文物管理所,一部分散失在老马寨、河头等村寨民间。1983年,小龙潭腊玛古猿化石发现地被列为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

      布沼文笔塔

      清乾隆22年(1753年)建,位于盆地北侧文笔山顶。塔为青石建构,四方形,塔基高1.2米,第一层四方各宽4.8米,依上收敛共七层,总高26米,是传统式样的钻尖顶实心塔。1971年5月遭雷击,塔身西北角震塌少许。

      1983年开远市人民政府将文笔塔列为重点保护文物。2004年办事处投资对其进行修缮加固。

      彝族碑刻

      彝族古时实行火葬,大都无坟无碑。明朝中期碑文作为原文化的一种现象逐渐传入。现存碑刻最早的立于明朝末期。则旧村有汉、彝两种文字共书的碑文,实为罕见,成为两种民族结合,共融共存的见证,对当地的民族源流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史料。

      狮云山寺庙建筑群

      位于盆地西边狮子山上。据《狮云山寂照庵常住碑记》载“乃禅僧书慧携徒学隐等于甲午春卜斯之所创建也”。由此可推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曾建有酒仙阁、观音阁、关圣宫、云峰塔、龙王庙、天君阁、寂照庵、武当塔、吊脚楼、归圣寺、韦陀阁。现仅存归圣寺、酒仙阁、吊脚楼。自明清以来,是当地和外地文人墨客游览观光,赋诗作文之佳所。同时也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

      归圣寺

      位于狮子山村内,现存正殿、前殿、两山耳等遗址,占地面积1106平方米,归圣寺的始建时间是在明代,据现存《重修归圣寺碑记》称:“前人慕其景构成殿宇,名曰归圣寺。……”。 1983年,开远市人民政府将归圣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办事处投资13万余元对归圣寺进行了较全面的修缮,沿寺周边加建围墙保护。寺内现存《狮云山常住碑记》、《重修归圣寺功德显名碑》、《朝山会员碑序》、《尹壮图狮山游记诗碑》诸碑记。

      大新桥

      又名双龙桥,位于小寨街村东1公里处,始建乾隆34年(1769年)。大新桥系单孔石拱桥,桥身坚固,跨向东西,全长38米,宽6米,桥形美观,道光24年(1844年),上端建有六角亭,上着五色琉璃瓦,楼阁四旁有绘画木窗。2006年办事处及小寨街村委会聘请专业队伍对魁阁进行修缮,对墙面进行粉刷,并新加绘彩画6幅。二百余年间,为交通要地,桥甚坚固,载重汽车也可通过。

      小龙潭铁路桥

      在小龙潭车站东一公里许,距市区15公里,横跨南盘江上,是昆河线的重要桥梁之一。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跨度为157.86米,多腹杆钢梁,本世纪初由法国巴略尔铁路公司设计制造,在80多年的营运中,有的梁架曾遭损坏。1940年1月,日本飞机轰炸铁桥,钢梁炸断,落进南盘江中,0-8间杆架全毁,后由越南运进同类钢梁部件铆接通车,以后曾多次加固,仍不能确保行车安全,所以另建新桥。

      小龙潭桥

      1979年11月改线新建,1984年6月完工,全长157.86米。第三铁路设计院设计,宝鸡桥梁厂制造,旧线路桥梁隧道暂封存作战备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