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镇

    24多云
    • 风力:东北风4-5级转3-4级
    • 相对湿度:59%
    • 紫外线强度:中等
    • 气压:1011 kPa
    • 降雨概率:8%
    • 能见度:30km(公里)
    数据更新于:2024-06-28 18:00
    • 今天白天多云
      最高温度:24℃
    • 今天夜间
      最低温度:19℃

    福清高山镇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福清高山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福清15天天气>>
    • 星期五6月28日多云19℃ ~ 24
    • 星期六6月29日多云20℃ ~ 25
    • 星期日6月30日20℃ ~ 24
    • 星期一7月1日多云20℃ ~ 25
    • 星期二7月2日21℃ ~ 25
    • 星期三7月3日20℃ ~ 24
    • 星期四7月4日小雨17℃ ~ 23

    福清高山镇15天、30天天气预报

    福清30天天气>>

      福州市福清市高山镇天气、简介

      高山镇地图

      高山镇今天白天多云,最高气温24℃东北风;夜间多云,最低气温19℃北风;

      高山镇地处福清市龙高半岛南端,面积40平方公里,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曾是高山、三山、东瀚、沙埔等1镇3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称。清朝末年,高山镇已初具规模,民国28年(1939年)正式设镇。 福清市高山镇历史上最早的“高山”市,位于镇东北500米左右有数块大滚石排列的地带。后因交通关系移到如今的上街,接着又发展了中街。邱厝街和水陆街是在中华民国初年,由印尼归国华侨集资兴建的。上街、中街和邱厝街自东而西连成一条长街。镇内有一条小溪,南北贯流,上架桥梁2座,把中街和邱厝街、水陆街连接起来。街道路面是泥土铺筑,晴天飞尘土,雨天路泥泞。1983年春,旅外侨胞和各有关单位共集资21万元,进行全面整治,铺设一条全长700米、宽为6米的方整石块街道,横贯全镇。镇内道路共有8条。汽车站位于福(清)(平)潭线与高(山)锦(城)线交叉口上,属于直达站性质,中转也较多,年客运量72万人次。

      镇辖23个行政村,人口56532人。1986年,住宅建筑用地为27.9万平方米,公共建设用地7.84万平方米,工业仓库用地3.73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多系旧房,一般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层数为1~2层。80年代新建楼房,主要为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一般为2~3层。镇内人均建筑面积为18.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6.4平方米。

      30多年来,高山镇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乡镇企业五金、塑料、服装、抽纱、造船、日用化学和异型玻璃等905家,从业人员共1.1万人,年收入4896万元。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5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675.77万元,农业产值为861.23万元。全镇有9个渔业队,有机动船32艘、木帆船5艘,共1040马力,399.5吨位。此外,建有虾场、海带场各一所,建农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为44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平方米。

      1986年,镇内有高山中学和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2所,计占地2.3万平方米,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电影院设有1250个座位,服务半径约10公里;设高山医院和卫生院各1所,共占地1万多平方米,高山医院建筑面积为7267平方米;建有侨联大厦1座,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高山是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2万多人,广大侨胞爱国爱乡,自1978年以来,全镇共收到侨汇490多万元,建设各项公益事业,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

      历史沿革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1956年置高山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北垞、后耀、岭下、洋门、西郑、薛港、北坑、杭中、垄上、玉楼、后安、山后、东进、高山、北岭、门头、前王、前岭、院西、长安、西江、海门、竹秀23个村委会和高山居委会。[1]